做敢于承担的一代
明涵瑄
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1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在会议的祝词中说道:“今年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广大青年大力弘扬高尚的奉献精神,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义无返顾地投身抢险救灾和灾区重建;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的干扰破坏,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的歪曲报道,广大青年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谱写了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实践充分表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
一直以来,1980年以后和19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 然而,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灾难中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在废墟的烟尘中,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令人刮目、流泪,更令人喝彩。令国人欣慰的是,仿佛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所谓“80后”(以及更年轻的“90后”)——在惨烈的灾变之后,集体英勇地站到共和国的前线,用坚强、韧性、专业知识与责任感,努力支撑起灾难中的祖国,让长辈们刮目相看。是的,如果不是这场地震,很多人都在用挑剔的、叹息的、不屑的目光,看着“80后”(“90后”)这一代中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的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真的让人不放心:在浮躁的商业社会接受教育,似乎远离经典,享受着长辈们所不屑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在分数、游戏、物质享受的氛围中长大,在家长眼中,“冷漠”、“自私”、“叛逆”、“自我”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地动山摇面前,迅速地冲到前线的,正是平时不被看好的“80后”群体。英勇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在第一时间冒着余震冷静而紧张地展开生命救援……他们中许多就是不折不扣的“80后”,一群18岁到28岁的年轻人,谁说他们不能吃苦、没有责任感?众多青年志愿者,不用单位号召和组织,只是听到了废墟中残存生命的召唤,听到灵魂深处的呐喊,他们义无反顾,通过网上论坛等联络方式,扔了钟爱的工作、暂停了苦心经营的企业,携手奔赴灾区,参加灾区救援、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为了不消耗灾区资源,他们自带帐篷、自带食物,静悄悄地把巨大的物质与心理支持奉献给灾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首次亮相了一个数目庞大、能量无穷的民间志愿者大军形象。谁说他们“冷漠”和“自私”?还有医疗救援队、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者,还有参与捐献的更加庞大的人们,无不闪现着“80后”青春的面庞。事实上,“80后”(“90后”)身上体现出来的大爱、大善与大勇,并不令人意外。他们的出色表现,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丰硕的成果。和前辈相比,他们或许缺少磨难与挫折,但在思想解放和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拥有前辈不曾有过的开放的阳光心态,具有面向世界的胸襟和整合吸收海量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方便地接触到人类文明最优秀的精华,拥有天下各个角落的朋友,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络及网络后的面孔,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现在,他们也是经过磨难的一代人了,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有了让人放心的新一代,他们能够撑起中国光辉灿烂的未来。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责任、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多难兴邦,每一次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都会成为青年一代成长的力量。地震让我们失去很多,但我们收获了爱、收获了尊重、收获了珍惜。“灾难是一部教材,也是一次考验,我们应该奋发自强,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成为‘堪当重任的一代’。”
在这次灾难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奉献出无私的爱心。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 ‘80后’‘90后’的青少年。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骨子里镌刻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灵魂,流淌着五千年来奔流不息坚强的血液,因为他们有一颗中国心,一颗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华夏同胞的心!”“80后”“90后”曾被认为“我”字当头、特立独行、缺乏责任感,但一场地震灾难改变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也让很多人对他们投以关注和赞赏的目光。“年初雪灾的时候,看到一些‘80后’在思考;在奥运火炬境外传递的时候,看到‘80后’‘90后’学子的一片赤诚;在震灾中,更看到了更多年轻一代挺身而出。祝福他们,他们是有希望、有力量的一代!”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从我做起,做敢于承担的一代”。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开始,从堂堂正正做人开始。让国家的强大从新一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