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味着生态产品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学术界和政策界对生态产品的定义尚无定论,但大部分阐释局限于农、林产品等传统生态产品,鲜少关注碳汇等其他生态产品类型,而后者对于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碳汇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而提供的新兴生态产品。
如何将碳汇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明晰生态资源权属,提升碳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化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统计等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能力,建立碳汇生态资源云平台,动态汇总和更新不同类型碳汇生态资源的数量、分布、结构、功能、性状等数据信息。基于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建立相对独立的碳汇生态资源权属登记体系,灵活采取租赁、入股、托管、赎买等形式集中收储碳汇生态资源,为市场化经营和交易扫清障碍。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完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开展碳汇生态资源资产清单编制工作,构建包含不同空间层级和产品类型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
经营碳汇资源项目,实现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提升。综合考虑地方资源禀赋,合理布局碳汇生态资源项目。例如,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在南方很多地区,遍布着大量的毛竹林。据测算,毛竹的年固碳量平均可达5.1吨/公顷,集约化经营后甚至高达12.75吨/公顷,且生长周期短,固碳潜力大,增汇优势明显。
对碎片化的碳汇生态资源进行整体打包,量身定制招商方案,吸引优质社会资本,确保项目精准落地,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碳汇生态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
形成碳汇生态产品规模化经营格局,以链式帮扶机制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吸引就业和投资,使人力、物力资本聚集到农村地区,以碳汇生态产品产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拓宽市场交易渠道,激发碳汇生态产品潜在需求。加快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提高碳汇所占份额,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碳汇生态产品接入碳市场。主动对接有购汇意愿的控排企业,摸清碳汇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
引导碳汇项目经营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和碳标签认证,探索建立碳标签和碳普惠制度。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企业和消费者的碳汇生态产品购买意愿。
逐步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碳汇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发挥市场在碳汇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碳汇生态产品流通格局,推动其价值实现。
相关政策建议
因地制宜强化顶层设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碳汇生态资源禀赋好、潜力大的区县开展试点;编制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中长期方案,建立多元化绩效考评体系;开展造林绿化、湿地修复、海洋养殖等重点碳汇建设项目,扩大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搭建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碳汇补偿机制。
数字赋能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挥卫星遥感、通量观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碳汇生态资源监测、核算、交易和补偿等各环节的作用,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碳汇数字化平台;设立碳汇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才培养基金,建设碳汇提质增效前沿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和产教深度融合。
绿色金融助力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目标,政府负责碳汇生态资源整合和财政兜底,企业发挥经营优势推动碳汇生态产品产业化发展,村集体和农户以各种形式参与利益分配,结合更多具有公益属性的绿色金融产品,激发碳汇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活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联动、社会参与”的绿色金融新模式。
作者方恺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李程琳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