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广西林业碳汇案例

发布时间: 2022-11-11 来源:

9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围绕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资源指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出首批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典型引领和示范推广作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厚植广西生态环境优势。我们将陆续报道具体案例。本期推出的是《广西林业碳汇案例》。

广西依托“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制度框架,试点实施“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探索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再造林的技术与方法学,获得了高质量核证减排量,实现了碳汇交易收益。此外,实施“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推广林业碳汇试点经验,推进了再造林碳汇技术与方法示范,推动了广西林业生态产品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背景

生态建设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业碳汇是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分为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种,其交易始于国际碳市场。国际市场中的林业碳汇项目类型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林业碳汇项目、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计划(the VCS Program)和GS(Golden Standard)黄金标准机制等。

CDM林业碳汇项目是在《京都议定书》规则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展的助力发达国家实现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合作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我国境内主体参与度较高的林业碳汇类型之一,早在2006年,广西林业部门依托“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制度框架,成功试点实施了全球第一个按照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林业碳汇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探索了CDM再造林的技术与方法学,获得了高质量核证减排量,实现了碳汇交易收益。为推广林业碳汇试点经验,于2008年实施了“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推进了再造林碳汇技术与方法示范,推动了广西林业生态产品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做法

一是创新林业碳汇方法学。积极响应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征集CDM项目建议的号召,于2004年向生物碳基金管理委员会递交了在广西开展CDM再造林的项目建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获得认可。组建林业碳汇专家组团队,于2006年起草了CDM“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学”并递交CDM执行理事会,该方法学成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的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

二是实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科学选取项目实施区域。按照CDM项目对土地合格性的要求,结合珠江流域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质量较差、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需要治理的现实需求,选择珠江中、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地区的广西北部的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梧州市苍梧县作为林业碳汇项目实施范围,项目计入期30年,预计年减排量为25795吨CO2。科学选择适宜树种。采用参与式设计方法,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对项目区社会经济、环境和立地进行深入调查,综合考虑碳吸收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以及相关林产品的价值等因素,确定碳汇林种植树种为:马尾松和枫香混交林、杉木和枫香混交林、马尾松和大叶栎混交林、马尾松和荷木混交林以及桉树纯林,在苍梧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施造林共4000公顷。低碳减排管理。项目造林采用不炼山、挖暗坎的方式进行整地,整地时切实保护项目基地范围内的原始林、水源林、经济林等。施肥根据土壤化验进行科学配方施肥,造林育苗采取就近育苗和苗木运输尽量采用人挑马驮方式,尽量减少因项目活动引进的排放和泄漏。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采取修枝、间伐、砍草、割灌、扩坑、培土等措施进行林地抚育管理,确保林木正常健康生长,增加森林碳汇。试验碳汇交易。建立400平方米的固定标准地,采用标准样地监测方式,在固定标准地上对实有林木株数的树高和胸径进行每木检尺,计算其公顷蓄积量、公顷碳汇量,用碳汇量开展交易,获得交易资金。

三是推进CDM再造林项目示范。为推广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实施成功经验,与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继续合作,于2008年实施新的CDM再造林项目,在具有集中连片宜林荒山荒地的珠江上游广西西北部地区(广西百色市隆林县、田林县和凌云县)推进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建设规模达8671.3公顷,项目计入期为20年,可更新2次,共计60年,预计年减排量为87308吨CO2。再造林树种选择杉木、光皮桦、秃杉、酸枣、马尾松、桉树,以及马尾松和枫香混交林、马尾松和红荷混交林,除桉树外,其他树种均为当地的乡土树种。

四是创新碳汇项目开发的经营模式。采用多样化项目经营形式,扩大社会主体和个人对碳汇造林的参与度,实施“农户/村集体与林场/公司股份”合作造林模式,由农户(组)提供土地,由公司、林场出资造林,林木收成按4:6分配,碳汇收益按6:4分配;实施农户小组、经济能人造林模式,由农户(组)、经济能人完全自主经营,并享有林木与碳汇全部收益,可获得政府造林补助资金。

主要成效

生态建设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和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共完成造林9692.6公顷,大片长期荒芜的荒山得到了绿化,促进了当地植被恢复,减轻水土流失。随着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林木碳汇能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正在日益显现。

二是推进了林业碳汇产品市场化价值实现。通过两期项目的实施,成功开发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创了全球首个CDM林业碳汇项目成功范例,推动了CDM林业项目的进程。截至2019年底,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监测累计产生碳汇74.8万吨,交易碳汇64万吨,获碳汇收入298万美元。其中,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在首个监测期内成功签发了13.1964万吨碳汇减排量,获得碳汇收益51.9万美元,2019年,该项目所生产的碳减排量再获核证签发,核证签发的碳减排量为31.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项目所生产的碳减排量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全部购买,实现碳汇交易额138.57万美元。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累计吸收储存42.86万吨CO2,获碳交易款160万美元。林业碳汇产品的生态价值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了经济价值的显化。

三是实现了人民群众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育苗、造林和抚育等活动均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户的劳务收入,其中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使超过5000个农户从出售碳汇、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获得收益。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