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深化国企改革不能指望 “一混就灵”

发布时间: 2014-03-14 来源:浏览次数: 2186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要求,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的落实。而本次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此前国企股份制改革有何不同?如何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点在哪里?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如何更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与此前多次提出的国企股份制改革有何不同?

季晓南:这次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与中央历来强调的国有企业要尽可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内在要求是相同的,其发展方向是相承的。但混合所有制并不等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是,不能将混合所有制等同于股份制。将发展混合所有制囿于股份制改革,容易限制混合所有制的更好发展,也容易束缚对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广泛探索。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前形势下,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季晓南:至少可以在四个方面积极推进:

一是抓紧制定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文件,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点,需要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所以,当前急需拿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各地区、各部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指导。

二是抓紧起草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文件和规定,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提供依据和规范。中央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总的方向和总体思路,但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明确和解决,包括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推进方式,不同领域和行业国有资本的比重等,有必要专门制定一个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具体文件,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具体思路、发展重点、实施方式和配套措施等。

三是地方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或本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方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和创新,还是要调动两个积极性,既要有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也要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探索和试验。实际上,中石化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宣布放开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行混合经营,引起社会和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

四是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改革意见,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创造良好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重大制度改革,必然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进行相应配套制度的改革,现行的一些具体政策和管理办法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更好发展,有关部门也应根据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和要求,积极搞好配套制度改革的意见制订和方案设计。

中国经济时报:现在社会各界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热情很高,您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季晓南:从以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至少有四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不能指望“一混就灵”。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搞好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不是搞好企业的全部,不可能也不能指望“一混就灵”。就国有企业改革来讲,市场经济中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有企业发展说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既要有合理的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也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还要有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机制。就企业自身来讲,既要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又要注重不断创新;既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也要有很好的执行能力;既要有优秀的企业家,也要有好的员工团队;既要有很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vwin德赢体育滚球 等。

二是不能搞运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切忌刮风,切忌一刀切,切忌单纯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进。要在各级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尊重企业改革和发展规律,因企制宜,讲究方法。

三是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十六大以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过几次较大范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引起社会的强烈议论和激烈争论,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十六大以来,各级国资委的组建,明确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同时,社会各方面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更加严格,大面积、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过去小多了,但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流转中合法权益受损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需要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支持。对发展混合所有制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如,要使社会普遍认识到,对我国而言,单一国有制或私有化都不符合中国国情,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但不能理解为搞私有化。同时,要允许改革中出现一些失误,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能一味指责和批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难点

中国经济时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点在哪里?

季晓南: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至少有五个方面难点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较好解决。

一是如何调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进行混合的积极性。发展混合所有制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双方有混合的意愿和动力。对发展混合所有制,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不愿别人一分一怀羹,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存有不让控股不愿混合的思想,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经营者担心混合后没有话语权,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因此,发展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混合所有制既需要进行理念变革,更需要为消除这些思想障碍创造条件。

二是现行干部管理和分配制度如何适应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的干部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根据现有国有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安排的,这些年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已经显示出现行的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及相应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三是集团层面和困难企业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年来,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进行了大范围的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面已经超过一半。中央企业整体上市面临的一个困难是集团公司如何实现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过一半左右已进入500强,企业资产规模巨大,有的达上万亿元,民营资本如要与其混合,其单个企业的持股比例将十分有限,而如果国有企业的集团公司还是独资,国有企业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较好解决。同样,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集团层面怎样进行混合的问题。同时,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也有一部分市场竞争力并不强,资产创利能力比较弱,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进行混合,必然是逐利而去,如果无利可图或得利有限,民营资本是不会与其进行混合的。

四是资本市场如何支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要调整股权结构。这些年,大量国有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但社会对国有企业仍然负面议论较多,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往往持股比例过高。因此,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涉及已经建成的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减持国有股的问题。现在一些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筹集发展资金、降低资产负债、减轻财务费用等,有意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受制于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交易规定等,使国有股的大幅度减持难以成行。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必须分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一股独大”的问题很难较好解决。

五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如何进行调整。这方面,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国资委如何从管理国有资产更多转向管理国有资本,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进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另一个是外部监事会制度如何适应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做到既保持外部监事会的制度优势,又做到依法合规进行监管;既维护国有资本合法权益,又体现各种所有制的资本做到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

中国经济时报:发展混合所有制有一个持股比例问题,您认为未来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股权结构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季晓南:发展混合所有制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这次三中全会强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混合所有制要与中央的这些精神和要求相适应,因此,在持股比例这个问题上,不能 “一刀切”。具体到一个行业或企业,持股比例主要取决于这个行业的性质和国有企业承担的主要功能和地位作用,持股比例要看企业所处行业是否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本文章摘自3月14日《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