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为我们下一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活动参与各方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
具体分析,企业之所以应该并能够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其一,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道。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市场重新洗牌。创新可以引领企业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能够给创新主体带来超额利润,是企业获得长期领先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其二,企业家有能力洞察机遇、把握创新。市场上成千上万的企业中有一部分脱颖而出的企业能够持续成长,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企业家能够具备不断创新的品质。可以说,企业家是最能发现创新潜在价值、最能抓住创新潜在机遇的人群,也是最有胆识参与创新的人群。其三,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知名品牌,而企业品牌的经营需要经久不息的创新。品牌的魅力在于历经逆境的磨难、在于独特的品质和能力,这些魅力都来自源源不断地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企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赋予品牌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
但是,创新并不容易,唯有优秀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不断地创新。首先,创新意味着改变。然而,既有的市场条件下参与各方一般都有惰性,只有具备胆识的企业家才会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超额利润而不断进行产品的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其次,创新是有成本的。创新的成本既包括沉没成本也包括边际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有一定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才会勇于承担沉没成本以确保自身不被市场淘汰;相比于其他市场参与方,只有企业才能准确把握创新的界限,寻找合理的成本边际。再次,创新不仅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更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失败的可能。只有真正立足长远的企业才会知难而进、不断创新。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呢?这需要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首先,企业创新源于市场需求,企业创新效果要由市场检验,企业创新成果需要在市场上实现。因此,企业创新需要有成熟、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有政府层面的因素。健全、合理的法律法规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此外,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功能还需要有过硬的创新技术。企业过硬的创新技术主要依托于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内部转方式调结构压力加大等挑战。在这些背景下,只有创新驱动,我国经济才能不断提高效率、持续健康发展。这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创新事业中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创新产品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