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9月6日报道(记者 吴兆喆 张羽茜 姜胜勇) 有困难,找组织!
山东省胶州市农村林区和林业企业如今找到了自己的组织——林业产业联合党委。
2015年,胶州市林业局为凝聚各类产业经营主体的合力,破除行政区划造成的工作壁垒,促进相关产业高度融合,创新性地将涉林单位、企业、农村的党员干部集中起来,组建了胶州市林业产业联合党委,让务林人多了一个温暖的家。
胶州市林业局局长刘中欣表示,在这个“家”中,探索并构建了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党建大服务格局,变组织资源为发展资源,变组织优势为发展优势,使之成为撬动林业产业发展转型的支点,推动了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涉林单位“领导”是咱“自家人”
“干群关系更近了,各部门办事效率更高了,甚至以前找上门都不一定能见着面的‘领导’,现在都成了咱随时就能聊电话的‘自家人’。”宋建春说。自从2015年他被任命为林业产业联合党委委员后,全村核桃产业发展一路“绿灯”。
“之前,困难还真不少。”宋建春除了产业党委委员的身份外,还是铺集镇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家庄核桃专业合作社社长。被委以重任前,他是个体老板。他说:“我刚上任村支部书记时就想,组织和村民信任我,那就得干出点样子来。”
于是,这名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拿出自己的积蓄,要为村民“造血”。
高家庄村一直靠天吃饭,上世纪80年代,每亩土地每年5元都没人租种。甚至5年前,卖菜的小贩都不愿意来村里。宋建春上任后,专门请来专家测试土壤,看看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到底能种啥。
专家建议种核桃。宋建春便马不停蹄地跑相关部门、组建专业合作社……但种种困难接踵而至。
“一个党员联一线,十个党员联一片。”刘中欣说,“成立产业党委,可以有效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队作用,搭建村、镇、部门、企业、农户之间沟通的平台,凝聚涉林单位的合力,实现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强强联合’。”
产业党委由来自胶州市林业局机关、林业大镇和林业产业单位的7名委员组成,目前已成功孵化了30个党支部,涉及110家单位,并制定了党建例会、工作报告、专题会商和述职评议4项制度,确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要求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延伸。
通过“强强联合”,宋建春发现党组织在村民中的主心骨作用增强了,村里的核桃产业前景更敞亮了。如今,村民成了合作社的产业工人;村里有了小商小贩,每5天还赶一次集;去年,挂果的核桃林,每亩毛收入7500元。
在成绩单面前,刘中欣却没有太多欣喜,他又给宋建春出了一道题:如何推动全村核桃产业由价格的递增变为价值的攀升?
涉林单位不再“各刷锅、另洗碗”
相锡存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宋建春这道题。这位林业产业联合党委委员介绍,山相家村及周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正在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的新路子。
相锡存是洋河镇山相家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万家兴旅游合作联社社长。他与宋建春一样,也是拿出自己的积蓄,带领乡亲们致富。2014年,他以建设东石万亩林场为依托,开发九顶莲花山,让本村及孤山泊、郭家小庄、东王家庄等多个村庄的村民在林果种植中掘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九顶莲花山毕竟是一座荒山,相锡存没有实力完全开发。同时,他只是一个农民,与政府官员、企业家没有太多交集,如何才能得到相应的扶持或支持呢?
改变始于2015年。相锡存说:“以前,一二三产涉及的农村、企业和部门,都是‘各刷锅、另洗碗’,产业党委成立后,大家就成了‘一家人’,我可以借助每月的例会提出希望帮扶的请求。”
在产业党委的协调下,山相家村没花一分钱就完成了九顶莲花山的发展规划,完善了水、电、路等生态旅游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开展生态旅游后,林果不用一个个卖了,采摘生意特别好。”在山上经营采摘园的孤山泊村村民郭顺良说,“去年刚种的蟠桃现在就能采摘,一亩收入2万元。”
农家乐同样红火,周六日都得提前预定。相锡存介绍,趁着这股干劲,山相家村集中精力,根除了卫生陋习,还新建了污水处理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刘中欣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产业党委的成立,就是为了更好地破解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硬约束,提升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健全并融合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二三产的增值收益。
留给宋建春的问题,铺集镇镇长刘忠财作了回答。他说,铺集镇正在建设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将来在产业党委的协助下,以绿色为底色,不断扩大“两球”知名度,融合“两球”产业链,提升“两球”价值链,实现全镇的价值重塑。
这“两球”,就是足球和核桃。
“党委+产业+合作社”创造新业态
刘忠财希望铺集镇尽快实现互联网与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下,使“两球”成为“网红”,带动全镇经济崛起。
这份期待并不遥远。产业党委成立以来,不断发挥各支部在信息、人才、资金、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从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品牌建设、市场信息等环节入手,逐渐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甚至调整了农村产业空间布局。
洋河镇河西郭村党支部书记刘俊福就是胶州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人物。在产业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他与爱人叶利霞成立了天香牡丹专业合作社,去冬今春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
刘俊福有多年的从商经历,深谙互联网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性。他结合花卉文化、孝道文化和历史战役,在牡丹园中开辟了牡丹观赏区、亲子体验区等多个园区,意在通过增强客户体验,用无形之手扩大传播效果,提升牡丹园的综合价值。他说,不远的将来,人们会从中看到衍生出的医药化工、健康保健、工艺美术、餐饮服务等全新业态。
发展油用牡丹只是产业党委当前研究确定的12个工作专题之一。刘中欣介绍,产业党委将以“党委+产业+合作社”的模式,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种植基地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他林业产业单位,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发展。
根据产业党委的战略部署,未来一段时间将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构建天地一体的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林情信息监测预警、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等精准化作业;支持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积极应用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壮大全市科技创新创业队伍。
刘中欣表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而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产业党委将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和促进和谐的作用,让胶州人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党旗在社会基层各个领域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