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持续推进改革 抱定主业分类突破

发布时间: 2017-04-27 来源:浏览次数: 265

中国绿色时报4月27日报道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有27家基层国有林场进入“全国十佳林场”行列。从2010年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有138家国有林场获得“十佳”荣誉。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改革措施不断深化,各基层林场结合实际,立足改革与发展,以行动展示着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务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本报专题分享2016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的改革发展经验,展示国有林场的新风貌,希望以典型宣传示范带动,推动全国4000余家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


北京市上方山林场
  资源保护优先 场园融合发展

  北京市上方山林场总面积0.49万亩,森林蓄积量3.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95%。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林场以森林、文物和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为重点,不断加大资源保护建设力度,开展了古树资源普查和动植物资源科学考察,实施了濒危古树名木抢救工程。建设网格化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系统,在森林资源、文物资源和动植物保护、动态监测方面实现三级监控。
  同时,林场坚持场园一体,大力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分别组织编制了《上方山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上方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等专项规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近3年接待游客31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850万元。


河北省黄土梁子林场
  实施沟域造林 立体复合经营

  河北省平泉县国有黄土梁子林场总经营面积2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
  近年来,林场创新造林模式,打破小班经营,把全场相对集中的林地资源规划为35个生态沟域,按生态流域对林地、林木进行综合设计、集中作业,并创新了小反坡造林模式、刺槐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模式和油松林主伐保留母树落种天然更新模式。
  在森林管护方面,林场创新了对松毛虫蛹的物理防治法,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研制出森林草原防火阻燃剂,填补了全省人工化学防火、灭火、治火的一项空白,比欧洲同类产品成本低2/3。
  在森林经营方面,林场创出了“带状采伐”“目标管理”“立体经营”的复合式营林新路径,入围国家首批森林经营试点国有林场。2016年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4万亩。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介庙林场
  天保管好森林 后续产业发展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介庙林场经营总面积10.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2%。
  介庙林场天保工程以场、所、站、员四级管理为核心,以“三支”队伍为骨干,以管护责任区为基础,层层签订责任状。工程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营造林工程谁施工、谁签字、谁验收、谁负责。林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3.4万亩、造林0.9万亩、森林抚育2.67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
  后续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红崖峡谷景区累计投资3.7亿元,林场实现收入345万元。承揽社会绿化工程创收238.4万元。近5年培育各类苗木300多万株,实现收入126.4万元。2016年,林场实现收入104.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5.4万元,年度考核职工满意度为100%。


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
  多功能林业 展现别样风采

  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林地面积37.9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
  2011年,林场承担了亚太森林组织国内唯一的多功能林业示范项目,提出“人工林近自然化、天然林高价值化、林副产品产业化,培育多功能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营理念,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5年来建设近自然林经营示范林3万亩,为我国北方乃至亚太地区森林经营提供了实例和示范。
  同时,林场大力开发非木质林产品,每年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800多吨,扶持农户建立食用菌栽培温室100个,每个农户年增收2万多元。初步建立起与社区共管机制,涉及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非木质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组织周边社区富余劳力成立林业施工队,年人均劳务收入近万元。


辽宁省金州林场
  创新发展思路 发挥产业优势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林场经营面积9.85万亩,森林蓄积量38.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98%。
  20世纪90年代末,林场抢占绿化苗木市场先机,并逐步开发绿化工程和鲜切花等产业,形成了林业优势产业反哺森林管护的“金州林场模式”。目前,林场育苗总面积750亩,经营近百个绿化和造林苗木品种,建成了150亩的大连市第一个珍稀树种繁育基地,重点培育白皮松、华山松等,近5年实现苗木收入8925万元。
  林场下属的园林绿化工程企业,2011年以来完成多个绿化工程及2000余亩绿化管护项目,总造价3000万元。林场独辟蹊径,以殡葬用花市场为目标,开辟对鲜切花的订单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近5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


吉林省净月潭实验林场
  守卫森林资源 谋求产业创新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总经营面积10.34万亩,森林总蓄积量7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6%。
  近年来,林场在荒山荒地造林的基础上,完成见缝插绿1.1万亩,实施林相改造7.35万亩,通过退耕还林在与国有林场交叉地块征地造林7800亩。实现连续3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美国白蛾、松小蠹等多种有害生物得到全面有效防控,破获各类涉林案件百余起。
  同时,林场投资净月有害生物天敌繁育中心,年度创收1000余万元,每年挽回农林业经济损失近1亿元。承揽造林和园林绿化工程19项,总收入达1560余万元。建设苗木基地900亩,累计繁育优良乡土苗木及名优新苗木1100余万株。建设苹果园产业基地202.5亩,经营期内预计可实现产值1400万元。


黑龙江省曙光林场
  立生态为基 强产业增效

  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曙光林场经营总面积29万亩,总蓄积1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2%。
  近年来,林场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培育,大力开展更新造林、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活动,近3年共投入营林资金40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0.5万亩、幼林抚育0.84万亩、成林抚育0.17万亩、封山育林0.71万亩,使林场的人工林面积增加0.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2.2个百分点。
  同时,林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望龙山森林公园建设步伐,使曙光林场成为黑龙江省有名的旅游中心。在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等多方面打造绿色品牌,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2014年,林场分别实现经营收入1087.1万元、1296.1万元、1354万元。


江苏省句容市林场
  提升生态质量 调整产业结构

  句容市林场是江苏省重点国有林场之一,现有各类山林面积5.84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93%。
  近年来,林场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狠抓营林生产,共完成乡土树种造林5000余亩,宝华玉兰、红果冬青和榉树混交造林3000余亩,枫香、薄壳山核桃等果材兼用造林2000余亩。宝华玉兰良种等苗木基地每年为社会培育各种苗木50万余株。每年完成苗材两用、珍贵彩色树种抚育改培3000亩次,中幼林抚育3000亩。
  同时,林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名优茶基地建设,稳定高端市场、拓展中低端市场,投入近200万元引进先进制茶设备、建设加工车间,并制定奖惩措施促进干部职工参与销售。生产的“句林牌”茶叶多次在全国“中茶杯”和江苏省“陆羽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奖。


浙江省庆元林场
  坚持以林为本 特色经营发展

  浙江省庆元县庆元林场经营总面积8.7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8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2016年,庆元林场成为全省首批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的6家国有林场之一。
  1958年建场以来,庆元林场森林经营面积净增39377亩,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3.7倍。林场累计造林34053.8亩,抚育370382亩,营林生产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林场连续40年保持森林火灾“零”发生。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已开展50余年,现有杉木大径材1万亩。2014年,庆元林场杉木大径材人工林被评为“浙江最美森林”。林场还开展FSC认证,认证总面积超过8万亩。
  庆元林场森林旅游开发累计投入1.9亿元,夯实了发展后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3亿多元,实现了职工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林场民生有保障、管护上水平、设备现代化。


安徽省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
  森林“零”主伐 资源“富”储备

  安徽省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总经营面积66958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3%。有65262亩山场界定为国家公益林,占总经营面积的97.47%。
  林场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森林“零”主伐。近年来,实施封山育林30000亩,完成中幼林抚育37000亩次,珍稀树种培育项目1000亩,黄山松大径级材培育项目3000 亩。目前,林场已划定国家储备林50005亩、后备林5038亩。建立银缕梅、大别山五针松、毛红椿、香果树等多个极小种群重点保护小区,建成大别山珍稀杜鹃园,建立兰科植物保护基地,栽植兰花7属16个品种10万多株。
  同时,林场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各类产业发展。2016年,林场森林旅游收入达4500万元,种苗花卉、食用菌、茶叶等产业迅速发展。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
  强化资源培育 实施科技兴林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11.3万亩,森林总蓄积量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3.5%。
  近年来,林场积极改善公益林经营模式,营造比例为6:4的针阔混交林,林分质量大幅提高。2014年起建立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建立林业可持续管理示范片面积3000亩,推广面积7500亩。推进城区周边森林景观改造提升5000多亩。2007年11月,成立将乐金溪省级森林公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项目。
  2006年起,林场营建了杉木三代种子园682亩、速生丰产林3万多亩、科技试验及示范林4000多亩,现已成为福建省“种苗繁育推广示范和科研试验基地”,年均繁育并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苗木500多万株;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林下种植模式研究杉木诱变育种等10项研究。


江西省李山林场
  提升资源夯基础 立足生态促发展

  江西省永丰县李山林场经营面积14.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量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5%。
  近年来,林场采取补植补造、更新调整、封山育林、抚育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蓄积量。2002年以来,开展场外合作造林4万余亩。近5年,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植树造林1.3万余亩,林冠下楠木造林3000余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500亩,中幼林抚育5万多亩,开展了1000余亩阔叶林改培、3000余亩杉木林改培,建立吉安市杉木大径材培育示范基地544亩、省级檫木林种质资源库225亩。连续10多年未出现大面积盗伐林木案件,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未发生大面积侵占林地现象。
  同时,林场储备了红豆杉、楠木等绿化苗木3万株,建立千亩高产油茶、500亩茶叶农林特色产业基地,辐射周边5个乡镇1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山东省昆嵛山林场
  昆嵛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经营总面积71178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是山东省建立最早、烟台市唯一的市属国有大型林场。
  林场将长期散居在核心区域的林民搬出大山,关停了周边所有开矿采石挖沙项目,累计增加造林绿化面积2万余亩,完成森林抚育1.3万亩,坚持设施最少化,实施原生动物种群保育工程。林木无盗伐,林地无侵占,动物无乱捕,全域持续零火灾。
  林场正在创建5A级景区,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推动从“最美”走向“最富”。2016年,五大景区游客接待量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0万元。全场实现经营总收入1140万余元,上缴国家税费32万余元。多种产业的发展,为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资金,并反哺到森林防火、森林抚育等工作中,森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管理。



河南省国营窑店林场
  科学管护促生产 强抓改革谋发展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国营窑店林场经营总面积11.79万亩,森林蓄积量56.4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
  林场编制了《窑店林场2012-2017年森林经营方案》,2010年至今完成森林抚育9万余亩。2014年,林场规划设计了国家储备林基地5.5万亩工程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作业施工2000亩。林场建立了护林防火联动机制,强化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实现了近30年林场境内无森林火灾。
  同时,林场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建设了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3次进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使景区文化特色、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已发展成为集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湖北省国有北风垭林场
  天保培优资源 产业带动周边

  湖北省国有北风垭林场经营面积56378亩,活立木蓄积量1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4%。
  以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契机,林场实行了最严格的林地林木管理制度,主动逐年减少采伐量。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共营造林17953亩,其中人工造林2953亩、封山育林3000亩、森林抚育1.2万亩,使所有宜林荒山荒地都披上了绿装。通过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面积3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同时,林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有效盘活林木资源。现已发展中药材1200亩、森林蔬菜200亩、箬叶2000亩,建成多个旅游景点,每年可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300万元以上。


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
  建设秀美林场 打造康养福地

  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1.6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7%。2011年,林场被列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率先启动并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近年来,林场积极推进林业新兴业态。先后入选第一批“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2016年与北大未名集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集团将在6年内投入130亿元,将青羊湖林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森林康养基地。林下种植、养殖实现年产值800多万元。
  林场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通过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毛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珍稀树种培育、森林抚育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质量。近3年,林场累计进行森林抚育1.2万亩,林相改造4000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2万株,实现了彩叶树种四季变换。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
  产业反哺生态 特区林业窗口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辖区总面积8121亩,森林蓄积量4560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6%。
  近年来,林场以“六个服务,推进六个文明”为载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林场建设,保持了建场37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佳绩,构建了深圳东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成为综合实力居省直国有林场前列的“特区林业窗口”。林场大力发展物业租赁、园林绿化和酒店服务三大经济产业,形成了以产业经营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成果提升产业经营的特殊竞争优势。
  林场挂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牌子,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梧桐烟云”景观荣列“深圳八景”之一。林场积极通过公共宣传、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科普书籍、自然教育课堂等平台,向公众传播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知识。


广西国营金田林场
  调整树种结构 充分利用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国营金田林场总经营面积30.5万亩,森林蓄积量118万立方米。
  2008年以来,林场大力调整林种结构,加强森林培育,森林蓄积量增长了33.3%,年均增长5.9%。因地制宜发展短轮伐期速丰林,已种植速丰林4万多亩。对1万多亩八角经济林开展低产林改造,目前八角已进入初产期,2014年收入180万元。
  同时,林场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将利用等外木材和伐区剩余物加工纤维板和刨花板项目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投资兴建了广西金田木业有限公司,2009年-2015年共生产中密度纤维板59.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7.25亿元。将茶叶种植作为短平快发展项目之一,投资建设了年加工50吨干茶叶的金田龙盘茶厂,2009-2015年共生产茶叶72吨,茶叶收入1585万元。


四川省邛崃市国营林场
  创新转型发展 改革分享红利

  四川省邛崃市国营林场经营总面积近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94.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7.7%。林场经营范围跨越7个乡镇的34个行政村,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态走廊之一。
  建场58年,完成荒山造林5万余亩,无破坏森林资源重大案件、无大面积森林病虫害、无森林火灾发生。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林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增加了80%、52%和12.38个百分点。引进推广良种,优化林分结构,国社合作商品林逐步转化为公益林,并开展人工智能森林管护。改革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以往的木材经济,让位于森林旅游、多种经营和资产盘活。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区每年为地方带来近2000万元直接收入,增加地方旅游收入1.5亿元,林场每年增加收入150万元。盘活闲置资产,累计增加产业收入500万元。人均年收入10万元。



重庆市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
  确保资产增值 建功生态文明

  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管辖国有林多达18.3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5%。
  四面山森管局改革核定编制227名,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招聘护林员54人,还创新经营机制,将原来由四面山森管局从事的森林旅游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江津区政府成立合资国有企业独立开展。森管局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开展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国有林区连续43年无森林火灾火情发生,无毁林开荒、非法征占用林地现象发生,森林资源质量双增。
  2015年以来,森管局已完成森林抚育6000亩,另有5000亩正在作业施工;3000亩封山育林完成作业设计,另有2000亩正在实施。多彩四面山工程正在实施,林下种养业蓬勃发展,仅林区养羊年收入就超过100万元。全年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近95.38万人次,森林旅游年收入59473万元。


贵州省龙里林场
  生态保育并重 经营场园共荣

  贵州省龙里林场经营面积22.51万亩,森林蓄积量8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4.36%。
  在50多年的营造林工作中,林场形成了一套自有的造林技术,即“适地适树、大穴整地、施足底肥、合理密植、良种壮苗、精细管理”。在开展以马尾松为核心的林木良种速生丰产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建成速生丰产林近3万亩。定植各种珍稀植物2500亩,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7种。先后与临近县乡村民组签订联营造林协议,共实施造林3万亩。
  林场建成了集科普、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龙架山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2015年实现产值1092万元。公园每年吸纳外聘人员70余人,带动公园及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解决数百人就业,辐射拉动周边房地产发展、水桥餐饮一条街创收。
云南省龙朋林场
  推动产业调整 促进生态建设

  云南省石屏县龙朋林场经营总面积442201.5亩,活立木蓄积量97492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57%。林场一度职工生计困难、发展举步维艰,通过深化内部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木、开发林下资源、搞活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的科学发展之路。
  林场种植了6000多亩经济果木林,重点对云南松中幼林进行抚育、封山育林,并发展杉木、水冬瓜等速生树种。林下种植培育中药材1000亩,建成食(药)用菌仿野生种植采集区1000亩。龙韵养生谷森林旅游项目计划投资1.9亿元,一期已建成营业。整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旅客15.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240万元。
  目前的龙朋林场,县城有家属住宅,场区有办公大楼,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林场实现连续2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与1989年相比,2015年活立木蓄积量增加27万立方米。


陕西省南泥湾林场
  保持锐意进取 传承红色基因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林场经营总面积47.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2%,是中国农垦事业和“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南泥湾精神的发源地。
  林场坚持生态优先、科技支撑、产业引领,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林场森林覆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增加17.1万立方米,并承接了延安城区绿化、学校机关绿化、新农村绿化、石油井场绿化、滑坡治理等工程,为周边和城区增绿。
  林下森林猪养殖,平均经济效益每亩390元,明年年底养殖面积将达到2万亩,存栏量达到1万头。林下种植主打食用菌栽培,受到职工、林农和地方的欢迎。苗木培育优选乡土野生树种,使乡土树种成为延安绿化主角。总投资1.3亿元的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已经启动,朱鹮引入试验正在开展。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
  坚持发展新理念 建设幸福新林区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总经营面积42.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8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6%。
  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林场抢抓工程机遇,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1.9万亩、封山育林4.9万亩,林场有林地面积增加1.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3.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48.5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三增长。
  通过多年来不断摸索,林场总结出了坚持以天保工程建设为中心,绿化苗木培育和森林旅游两翼齐飞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累计培育各类绿化苗木226.2万株(钵),预计经济效益突破1016万元。形成了辐射川、陕、甘、宁等地的小陇山品牌景区,近年来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人次,带动地方增加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


青海省仙米林场
  首先保住生态 保护即是发展

  青海省门源县仙米林场林区经营总面积48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4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1%,林草覆盖度95%,是青海省最大林区,也是青海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自天然林停伐以来,仙米林场累计完成造林22.5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并责任到人管护、架设围栏防护,有效防止了人为破坏和牲畜践踏。自2010年以来,林场累计防控各类林业有害生物61.02万亩,并建立了“三防”管控系统。林场未发生过森林火灾,盗伐林木现象明显减少,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森林质量和总量不断增加。累计实施两期棚户区改造工程,林场和谐稳定,职工安居乐业。
  产业发展已见成效。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林下特色种养初显效益,年实现经济收入24万元。2012年至今,林场苗圃出圃各类苗木150余万株。


宁夏六盘山林业局挂马沟林场
  生态建设强基础 科学管理促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挂马沟林场经营总面积23.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2%。
  林场始终把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林业规模作为中心工作,开展了水源涵养林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2.4万亩,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提升,当地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林场实施了森林抚育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林分结构,林分质量大幅提高。通过实施“一个统一、两个严控、三个突出、四个落实、五个到位”的森林防火措施,林场保持建场以来零火灾的好成绩。
  同时,林场通过改造河滩地建设苗圃,并实施标准化骨干苗圃建设,建成各类绿化苗木地330亩,总产量500万株,苗木年均收入超过100万元,被自治区林业厅授予“林木种苗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


新疆天西林管局尼勒克分局
  改革后顾无忧 后续产业崛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尼勒克分局经营总面积73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8%,国有林场改革后,成为全额预算正县(处级)事业单位。
  “十二五”期间,尼勒克林区327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人工造林8070亩、退耕还林1000亩、飞播造林1.33万亩、植被恢复造林4465亩,完成森林抚育14.2万亩、中幼林抚育1万亩。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未发生重大有害生物灾害。
  “十二五”期间,尼勒克分局后续产业实现产值2864万元,完成计划的120%;实现利润715万元,完成计划的110%。5年间,分局共落实各项资金10244.0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自主开发建设住宅楼5栋,棚户区改造241户,完工201户。职工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34877元,提高到2015年的64200元。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