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技术融合是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关键

发布时间: 2017-12-14 来源: 光明网

近年来,我国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C919大型飞机、港珠澳大桥、复兴号高铁、蛟龙号潜水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其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是必需环节,而国际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国家之间技术是有落差的。而受我国目前的科技技术水平限制,我国央企必须努力搞好原创发明,同时依靠不同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将技术融合,二次创新,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更高等级的新产品,销售国内外。

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化工作是央企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国际化发展形势较好,越来越多的央企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首先,国际性人才的日益增加和流动,大力促进了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发展。其次,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刺激了央企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此外,企业得到国际金融和技术支持机会的增加,为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实现提供了绿色通道。然而,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无形化给科技创新国际化带来了难度,仍需在理论上构建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

据国资委数据,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也为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在近年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上,共有47家央企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以亚吉、蒙内等一批铁路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有力提升了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央企研发投入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据了解,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2016年研发投入超过3800亿元。61家中央企业参加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55家正式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目前建立的14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中央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的占80%。80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中央企业,占总数的近50%。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40家中央企业获得79个奖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3。

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中的角色分析

(一)央企的主体角色

央企是科技创新国际化的主体,是关键、纽带角色。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央企要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色优势,以便在国际化初期与国外组织展开多模式的合作。具体而言,央企要在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中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吸收创新,开发新产品。同时,央企应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打造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等示范引领作用及核心竞争力。

(二)国外组织的促进角色

在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中,一直存在着国外组织的促进角色。受制于央企发展的特有阶段,我国央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没有技术绝对优势。这就决定了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要走技术融合之路,通过多种模式与国外组织展开技术输入与输出合作,掌握国外相关企业核心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自身的特色技术融合,二次创新,研发产品,立足本土,销售全球。国外组织为我国央企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帮助我国央企在国际站稳脚跟,大大促进了央企科技创新的国际化。

(三) 政府的协助角色

政府一直在关注央企的科技创新国际化,并扮演了协助角色。政府努力改善环境,提供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政府为央企科技创新提供经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等。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一带一路”等战略方针为指向,寻找国际科技合作与业务拓展的方向。政府外汇、税收等政策性问题都会影响到国际科技合作。政府在产业方面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能为央企科技创新注入动力,提供保障,降低风险。

(四)科研院所的基石角色

科研院所在央企科技创新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央企自身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资源,但在很大范围内也需要科研院所的研发支持。产学研相结合,为央企的科技创新国际化提供持续动力。因此,在央企的科技创新国际化活动中,科研院所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

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路径选择

(一)金融、技术扶持

由于国际化发展是一个高收益但却高风险的战略,需要有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技术,面向国际的大量资本。因此,除了企业和高校的金融、技术支持,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成立相关科技产业扶持基金,并主导技术培训,技术引进,支持科技产业国际化。政府可以为产业领域中领先的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减轻压力。帮助企业获得成长,国际化稳定后,企业也会展开科技孵化和辐射国内。

(二)技术转移

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最大难题是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不够领先。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技术基础薄弱,创新性不强。因此,高校科技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国外相关产业先进技术,获取经验,将技术转移。

(三)国际人才培养

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关键是人才。国际性的人才对企业国际化相当重要,因此需要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创造性、积极性、复合型的人才骨干。央企要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不但积累了丰富的高端国际合作经验,还培育出一支技术过硬、具备实战经验的科技团队,集聚国内国际相关高端机构、顶尖专家,整合国内外人才资源优势,并成功实现国际化快速成长。

(四)合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我国央企需要正视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但是仍然要依靠自己自主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通过与国外组织合作而获得的核心技术充分利用,融合自身特色技术,二次创新,研发更能面向市场的高水平新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快速国际化布局。

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建议

(一)形成特色优势

与国外组织展开合作,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因此,央企要取得与国外合作的资源,自身需具有一定的实力。因此,在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初期,要依靠自身的特色优势,包括特色技术优势,金融优势,客户网络资源优势等。

(二)开展多领域合作

央企都有各自的核心业务,在核心业务领域都具有特色技术与特色优势。但是,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业务,而是要向多领域开展。利用自身优势,在各个领域谋求发展,和更多国外组织展开合作,积累经验,拓宽国际业务渠道,提升企业实力。

(三)“技术融合”和“立足本土”是关键

“技术融合”和“立足本土”是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关键。因此,央企应集聚特色优势,通过与国外组织合作,将国内外“技术融合”,辐射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央企再进行自主创新,二次研发,研发适合本土的新产品,“立足本土”形成较好市场后,向国外进行扩散。

(四)培养卓越人才

人才是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核心。如今企业之间的较量已经变成了企业之间拥有的人才的较量。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央企科技创新国际化需要一支高素质有实力创新型的国际性人才队伍。

(五)整合全球化资源

在一步一步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企业会积累很多经验和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人脉资源等。这些资源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在企业管理方面,应将这些来之不易的全球化资源进行整合,更充分地运用到相关项目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质量。

Baidu
map